查看: 1767|回复: 0
收起左侧

房小宁:编导生故事写不好,是不是视角出问题了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7-3-16 15:03:0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我的一个学生萍萍发来好消息,昨天曲阜师范大学的艺考成绩查到了,但分数线没有公布,能不能过线还不太清楚。分数挺高的,根据以往经验应该是没有问题。

目前编导类专业艺考成绩公布的学校很少,不超过十所。很多院校会集中在四月初发布成绩,这是她查询的第一个学校。

曲阜师范大学在我的老家山东省济宁市,曲阜校区和三孔(孔府、孔庙、孔林)挨的很近,我的很多老师都是从这里毕业的,现在我也有学生进入这所大学了,以后他们很有可能会成为老师,在全国各个地方传道授业。

曲阜师范大学

也许受孔子的影响吧,山东人从事教育行业的人非常多,别的专业不说,单说我认识的在全国各地教编导的老师,或者从事影视传媒教育相关工作的,山东人就非常多。

继续说萍萍的事情。萍萍其实语文成绩是很不错的,语文老师说她文笔很好,每次作文都能得高分。但学习编导故事写作以后,感觉自己不知道怎么写了。思维还是停留在高中语文作文的环境里,不会编,总感觉编故事就好像说谎一样。

记得考试前一个月,她的故事写作还很糟糕。关于故事写作的书也看了,我录制的灵羽编导网校课程也看了,我们的助理老师也讲了一些例子给他,但故事就是写不好,每篇故事的得分都不高。

她非常焦虑。我也很疑惑,别人能写及格。而她的故事得分连及格都不够。症结在哪里呢?

症结在哪里呢?

我看了她写的一篇故事,题目是根据三个关键词编写故事:“猫、杯子、奶奶”,他的故事讲述了一段她的奶奶和猫的故事,中间加入了“杯子”这个元素作为故事里面的道具。

关键词在故事里面可以作为重要的故事骨架担当,设置的还不错。但用“我”这个人称来写,是比较限制想象力的。我不建议考生用第一人称来编或者讲故事,打个最简单的比方,就说这个关于《奶奶和猫》的故事,萍萍想用一篇故事来记录“我”的奶奶和猫之间的一件趣事。

如果用“我”来叙述,“我”肯定是只能描述“我”和奶奶之间的对话和情节,但对于猫去哪里玩了、猫在外面做了什么、猫和奶奶之间发生的故事,仅仅从“我”的角度来看,“我”根本无从知道的,如果写出来的话,从“我”的视角来看就显得很不真实。

初学故事写作的同学很容易受叙事散文写作思路的影响,把生活中原本的叙述习惯直接带到小说写作中来。

我告诉萍萍同学:“很多关于故事写作技巧的书还有故事写手都不建议使用第一人称。第一人称即是以“我”为叙述者,只讲“我”参与,“我”看到,“我”听到的事情。这样写局限性很大,你试试用第三人称来写会更好,写出来更有意思。要学会使用上帝视角”。

上帝视角

萍萍同学写的那篇故事很乏味,好像是日记,也有点像散文。我没有直接说出来,而是告诉他要展开想象力,写的有意思一点儿。他的文笔很流畅,对于人物描写也很形象。但视角太窄,思维不会发散、不敢想象,所以我推荐她换一个视角。

萍萍还是有点疑惑:“上帝视角?你不说第三人称写吗,怎么又上帝视角了。有点迷啦”。

我说:如果你的故事是一个时间,那么你就是故事的最高统治者,可以自由塑造其中的一切。你在故事里面无所不知,可以描述任何一个人物的动作和心理。这就是上帝视角。”

萍萍:“哦哦,我好像明白了。”

为了让她更清楚的了解,我决定举个例子。

我说:“比如金庸的小说《神雕侠侣》一开头,有这么一句:小船在碧琉璃般的湖面上滑过,舟中五个少女中三人十五六岁上下,另外两个都只九岁。两个幼女是中表之亲,表姊姓程,单名一个英字,表妹姓陆,名无双。两人相差半岁。作者这里用的是上帝视角,他直接告诉你,这两个女孩的名字,关系,还有年龄。”

后来我又告诉了她上帝视角有分类,有限制性的,也有非限制的,应该恰当运用,即使作为故事的总操控,也会善于留下一些悬念给读者。

经过一番引导,萍萍终于明白了如何运用视角来讲故事。他的故事写作有了很大进步,再也不是叙事散文的样子了。

本文是房小宁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:房小宁微信公众号fangxiaoningv

640.webp.jpg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高级模式
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

本版积分规则

让学习编导更简单

  • 反馈建议:905001818@qq.com
  • 工作时间:周一到周六 8:00-19:00
15801033520

官方微信

Copyright   ©2015-2016  灵羽网校编导培训  Powered by©Discuz!      ( 京ICP备13030910号-1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